相关专题>>>>新华社:2013国内十大新闻
今天是2013年12月31日,也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,不知不觉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,也到了该总结和盘点一下即将过去的2013年,回首这一年来,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。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,嫦娥玉兔成功登月,广州恒大夺取亚冠这些新闻,可能还让您回味不止。就在前两天,新华社就发布了2013年的十大新闻事件的盘点,这其中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、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打响呼吸保卫战、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强化维权、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等等新闻都登上了十大新闻的榜单。下面我们就依照时间的顺序来盘点一下2013年的国内大事件。
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召开,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。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,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,选举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;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俞正声为全国政协主席。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》。
北京时间6月13日16点17分,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,聂海胜、张晓光、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。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6月13日13点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。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,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。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,11日17点38分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多次变轨,于13日10点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,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逐步靠近。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,神舟十号飞船沿直线缓缓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靠拢。13点11分,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,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,对接机构锁紧,两飞行器连接形成组合体。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,航天员聂海胜、张晓光、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值守。记者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看到,身着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,中间座椅上的聂海胜不时与张晓光以手势进行交流,并通过天地通讯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。在完成准备工作后,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轨道舱,脱下舱内航天服,换上蓝色工作服。经地面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,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进入天宫一号的指令。在张晓光的协助下,聂海胜顺利开启天宫一号舱门,随后,3名航天员依次进入天宫一号,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镜头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。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,3名航天员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,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。
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,国际上已进行的一些对接任务,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在国外载人航天活动早期,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,经常发生故障与事故,即使在1997年,俄罗斯的两个航天器还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空间交会对接事故——“进步M3-4”飞船与“和平”号空间站相撞,使“和平”号空间站上的“光谱”号舱被迫关闭,部分氧气泄漏,动力系统也受到影响。之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。欧洲和日本则分别得到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。美俄都有失败的经历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曾表示,与美、俄早期交会对接试验相比,我们专门研制“天宫一号”目标飞行器,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,减少发射次数,并按我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,可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,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,还可同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,相比之下,在技术、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。
12月2日1点30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“长征三号乙”运载火箭,成功将“嫦娥三号”探测器发射升空。“嫦娥三号”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,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。嫦娥三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中“落”的关键一步,除实现软着陆外,嫦娥三号还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、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、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。月球富含多种矿产资源,没有大气层的真空环境,非常利于宇宙观测。科学家们相信,月球探索具有极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,探月工程的许多新技术可在未来投入民用领域,提升社会整体科技水平。嫦娥三号任务是人类重返月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它是继1976年前苏联“月球24号”之后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。至此,人类已实施130次探月活动。
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6月18日在北京召开,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。教育实践活动以“照镜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为总要求,聚焦作风建设,集中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“四风”问题。半年多时间里,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,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